很多单位都打造了党建品牌,但是很多单位打造的党建品牌,主要包括名称、logo、以及内涵释义这个层面,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落地方法。这样的品牌创建归根结底是面子工程,缺乏内在,党员、群众认同度低,反而有可能出现副作用,这样的品牌创建就是形式主义,这样的品牌也只是个花瓶,缺乏实用价值。 当然,也不乏一些单位提出了落地措施,也整出了所谓某某工程,或者搞出一套涵盖N个数字的工作体系,问题不出在这里,而是出在这些所谓的落地措施都是一些口号。比如有的单位提到的落地措施是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,这既然是一条具体的落地措施,问题是怎么融入,从哪里切入,具体的做法是什么都没有讲明白,这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找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举措,只是觉得这一条应该有,就用文字填充上而已,这属于假大空式的落地措施。 党建品牌落地,党的六大建设要落地,最终落脚点还是要落在制度建设上,制度建设是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的重要支撑,是贯穿于上述五项工作中的。而凡是缺乏了机制、制度支撑的落地方式,都很难长久。 比如很多单位都设置了党员示范岗,党员示范岗的标准是什么?达到什么条件的可以成为示范岗?示范岗有挂牌标准,有没有摘牌标准?出现什么情况,就可以把示范岗摘掉?党员有示范岗,支部书记有没有示范岗?区别是什么?党员示范岗的设立是如何进行的?靠什么形式来确定,比如是打分、票选、还是什么形式?一旦被评为了党员示范岗,这个结果是如何应用的?在晋升考核中,这个示范岗有没有作用?这实际上就是考核成果应用的问题。 所以品牌的创建过程,就是要找到这些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,并且形成一套机制的过程。而缺乏了落地机制,品牌就失去了生命力,就会脱离群众,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,无法生存。